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科,沈阳110004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2]辽宁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沈阳110016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北京100050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4]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室,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老年性聋
耳蜗带状突触
解偶联蛋白2
线粒体
摘要:
目的研究老年性聋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各回的变化特点及其可能机制的研究。方法根据年龄将C57BL/6J小鼠分为1月龄组和12月龄组(每组12只),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 Response, ABR)检测两组小鼠听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两组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Western blot检测两组小鼠耳蜗Ucp2蛋白的表达。结果和1月龄小鼠相比较,12月龄小鼠ABR阈值在8kHz显著升高(t=12.226, P(0.01),在16kHz和32kHz阈值均超过90dB SPL;12月龄小鼠在90dB SPL声强下ABR I波幅值在8kHz显著降低(t=5.102, P(0.01);12月龄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数量在耳蜗顶回(t=10.230, P(0.01)、中回(t=3.386, P(0.05)和底回(t=17.076, P(0.01)均显著减少,其中耳蜗底回数量减少最明显;12月龄小鼠耳蜗Ucp2蛋白水平显著增加(t=11.429, P(0.01)。结论在小鼠老化的过程中,耳蜗底回的带状突触最容易损伤丢失,其次是耳蜗顶回和中回,线粒体Ucp2可能在耳蜗带状突触损伤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70091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一等资助(2018M630180);;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180550477)~~;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耳科,沈阳110004
共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魏薇,杨丽辉,熊伟,等.老年性聋小鼠耳蜗带状突触损伤特点及机制研究[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9,17(2):19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