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先天性心脏病改良blalock-taussig管道闭塞的危险因素分析

Risk factors for modified Blalock-Taussig shunt obstru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北京,100045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100037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北京,100029
出处:
ISSN: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 闭塞 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改良Blalock-Taussig(BT)管道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行改良BT分流术患儿290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管道闭塞分为闭塞组9例和非闭塞组281例。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测定2组患儿术后24 h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和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 PCT);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改良BT分流术后发生管道闭塞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儿年龄、性别比例、身高、体质量、人造管道直径以及肺动脉闭锁、法洛四联症等其他病种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塞组PDW[(21.03±6.37)%]和MPV[(15.12±6.59)fL]高于非闭塞组[(14.95±2.14)%、(8.03±3.17)fL](P(0.05),PLT[(210.13±26.54)×109/L]和PCT[(0.17±0.03)%]与非闭塞组[(197.25±28.43)×109/L、(0.16±0.0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W)17%和MPV)10 fL为改良BT分流术后发生管道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42,95%CI:1.675~3.943,P=0.008;OR=2.227,95%CI:1.521~2.563,P=0.028)。结论 PDW、MPV升高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改良BT分流术后发生管道闭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心脏外科,北京,100045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