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中国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Comparison of converting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venous ibutilide and propafeno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atrial flutter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单位: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5]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6]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7]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8]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9] 上海长征医院 [1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1] 浙江医科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13]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伊布利特 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 转复率 QTc间期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摘要:
目的:静脉注射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与普罗帕酮注射液对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转复疗效的比较及安全性评价。方法:2004年2月-2005年10月,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入选200例90 d内发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伊布利特治疗组(1 mg,iv,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体重小于60 kg者按0.01 mg.kg-1给药)或普罗帕酮对照组(70 mg,iv,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观察心律的转复,监测临床症状、血压、心率、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改变、24 h动态心电图等。结果:给药后90 m in,伊布利特组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患者总转复率为55%(55/100例),心房颤动转复率为50%(40/79例),心房扑动转复率为71%(15/21例);普罗帕酮组总转复率为21%(21/100例),心房颤动转复率为24%(21/90例)。转复时RR间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伊布利特组发生1例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经电复律成功转为窦性心律。结论: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疗效优于普罗帕酮,与国外研究结果一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2]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