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61例正畸牙根牵引治疗前后牙周状况的变化。方法选择前牙32例、前磨牙29例的残根,共366个位点,使用正畸方法牵引牙根,记录正畸牵引治疗前、正畸加力2周、正畸结束前、修复完成后即刻、修复3个月后的各个阶段残根的牙齿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eriodontal depth, PD)和牙龈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并统计学比较各个时期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①牙齿松动度在正畸牵引加力2周后及正畸牵引结束前分别增至1.50及1.14,与正畸牵引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完成后即刻,牙齿松动度与正畸牵引治疗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②PD在正畸牵引治疗结束前减至2.34 mm、修复完成后即刻降至2.57 mm,均优于治疗前,与正畸牵引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3个月后,PD值与正畸牵引治疗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③BI在正畸牵引加力2周后增至2.18,修复3个月后又降至1.05,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牙根牵引治疗过程中牙周状况会发生一时性的改变,但是没有对牵引后的牙周组织造成永久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