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电针对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behavior and peripheral bloo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rats with pain accompanied by depress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 北京100050 [2]北京市隆福医院康复医学科北苑院区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国际医学部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电针 疼痛 抑郁 共病

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对疼痛抑郁共病大鼠行为学及外周血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急性利血平腹腔注射法制备疼痛共病抑郁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塞来昔布组,每组各6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应用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评价实验大鼠的抑郁行为,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智能热板仪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敏程度和大鼠热缩足阈值;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IL-6、IL-18、TNF-α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足底机械痛阈明显改善(P(0.01);与塞来昔布组比较,电针刺激可显著提高大鼠热缩足阈值(P(0.05);大鼠水平运动距离及穿格次数比较,电针组大鼠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鼠游泳不动时间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糖水偏好指数升高不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外周血中IL-1β、IL-6释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TNF-α含量水平有变化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利血平导致的疼痛抑郁共病大鼠的行为学和外周血炎性因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IL-6的释放有关。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医科 北京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9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