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67例成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of 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in adults: A case series of 67 patient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Pubmed体系: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044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北京,100050 [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19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结缔组织病 缓解

摘要: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者的特征及转归。方法:纳入3个中心自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诊断的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患者67例,回顾其主要临床特征、实验室数据、治疗及转归情况,并分析与缓解及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67例确诊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患者平均年龄为(36. 1±16. 3)岁,诊断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时结缔组织病的中位病程为8个月。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潜在的结缔组织病中56. 7%为成人Still病,30. 0%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所有患者均有发热,82. 1%有脾大。实验室指标异常以高铁蛋白血症最为常见(100. 0%),其次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升高(93. 2%)。成人Still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组谷丙转氨酶、D-二聚体、血清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均显著高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组,而动态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降低。所有患者均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治疗,91. 0%加用了丙种球蛋白,64. 2%加用环孢素A,46. 3%加用依托泊苷。治疗8周时完全缓解率为47. 8%,治疗16周时死亡率为22. 4%。与未达到完全缓解组的患者比较,达到完全缓解组的脾大发生率更低(71. 9%vs. 91. 4%,P=0. 037),血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更低。死亡患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诊断年龄(P=0. 014)、结缔组织病诊断年龄(P=0. 017)均显著高于存活组,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P=0. 0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环孢素A显著降低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死亡风险(P=0. 004)。结论:结缔组织病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以成人Still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多见,二者实验室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增长及血小板低是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使用环孢素A治疗可能降低死亡风险。

基金:
语种:
PubmedID: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北京,100044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