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032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锥形束CT
人工耳蜗植入
内耳畸形
电极
摘要:
目的探讨锥形束CT评估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形态的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19例(年龄1~29岁,中位年龄6岁,14岁以下者14例)伴内耳畸形的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其中,大前庭水管10例,Mondini畸形6例,共同腔畸形2例,Charge综合症伴耳蜗发育不全1例;19例患者中同期双侧植入人工耳蜗2例,左侧植入4例,右侧植入13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2天进行植入侧颞骨锥形束CT扫描,使用NNT Viewer软件对扫描所得DICOM数据进行后处理,以明确耳蜗与电极的相互关系。结果锥形束CT后处理Panorex模式显示:2例共同腔畸形患者耳蜗中的电极贴壁;其余17例大前庭水管、Mondini畸形、耳蜗发育不全患者耳蜗中的电极尖端均无弯折、末端无未进入耳蜗的电极点、中间弧度平滑。结论锥形束CT空间分辨力高,辐射剂量低,可用于评估不同类型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耳蜗内电极形态,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启动课题(yyqdkt2016-11);;首都医科大学校自然项目(PYZ20171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SFC 81401950);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100032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宋跃帅,龚树生.锥形束ct评估内耳畸形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电极形态的研究[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9,27(3):306-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