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内镜在原发性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Therapeutic value of endoscopy for primary duodenal lesion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 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十二指肠疾病 内窥镜检查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摘要:
目的 评估内镜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内镜下治疗的原发性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结果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并根据病灶位置及内镜类别进一步分组,回顾性研究患者基线信息、内镜诊疗、创面封闭方式、病理结果和并发症的发生与转归等资料。结果 79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内镜下治疗,其中内镜黏膜切除术(EMR)59例,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5例,耙状金属夹闭合系统(OTSC)辅助的全层切除6例,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9例。全组79例操作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8例(10.1%),均发生于降部及乳头部,十二指肠降段及乳头部的并发症发生率(17.0%,8/47)显著高于非降段及乳头部(球腔、球降交界、水平段)(0,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共有2例(2.5%)出现需要内镜或外科手术进一步干预的并发症。在全部47例十二指肠乳头及降部的操作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7.0%(8/47),其中1例患者(2.1%)出现术中穿孔,1例患者(2.1%)术后出现迟发出血,6例患者(12.8%)出现轻度急性胰腺炎,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47例患者根据使用内镜不同,分为十二指肠镜组和胃镜组。十二指肠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高于胃镜组并发症发生率[28.0%(7/25)比4.5%(1/22),P=0.037]。结论 内镜下治疗原发性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十二指肠降段及乳头部的操作和使用十二指肠镜的情况下,要更加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 消化疾病癌前病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