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北京,100050
医技科室
影像中心
放射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磁共振成像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摘要:
目的探讨高分辨MRI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易损斑块的相关性,判断其识别易损斑块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66例患者行双侧颈动脉MRI检查,包括常规增强血管造影和高分辨斑块MRI。测量管腔狭窄程度,定性分析斑块成分,判断斑块的稳定性。结果血管狭窄程度与易损斑块内出血、纤维帽破裂呈正相关(r=0.25,P=0.007;r=0.36,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管腔狭窄程度预测斑块内出血及纤维帽破裂的准确性均较低(斑块内出血ROC曲线下面积0.74,95%CI0.520.96,P=0.10;纤维帽破裂ROC曲线下面积0.65,95%CI 0.430.88,P=0.20)。即使在颈动脉管腔无狭窄的血管壁上,仍有8.7%出现斑块内出血,4.3%出现纤维帽破裂。结论单纯评判血管狭窄程度不足以判断斑块的稳定性,需结合血管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易损成分综合评估患者的危险性。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171335);;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联合创新基金(17L20194);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医学影像科,北京,100029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董莉,于薇,王振常,等.国人基于mri颈动脉狭窄预警易损斑块的效能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9,27(10):736-739+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