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微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by 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with tubular channel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 北京 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通道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经后正中入路椎间融合术

摘要:
目的探讨微通道辅助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诊断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4~L5或L5~S1)行减压融合内固定的患者共37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微通道组[肌间隙入路可扩张微通道辅助下行患侧经椎间孔入路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手术,结合对侧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16例,常规手术组[经后正中入路椎间融合术(PLIF)手术]21例。门诊随访并获得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欧氏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术后1 d、3 d、3周VAS评分,术后3个月、6个月、1年VAS、ODI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37例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成功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随访14.4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周、3个月、6个月、1年的VAS、ODI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通道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1、3 d VAS评分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相比,微通道辅助TLIF手术具有同样良好的近期疗效,但微通道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 d的VAS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 北京 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