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的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9例符合入组条件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检测外周血CTC并分析CTC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男性60例,女性49例,年龄3386岁,平均年龄(65±10)岁。采用X2检验、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或秩和检验分析CTC阳性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进行CTC与其他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患者的总体生存情况。结果 109例结直肠癌患者中,71例外周血CTC阳性,其中CTC阳性率与N分期(Z=4.422,P=0.035)、M分期(X2=4.424,P=0.049)具有相关性,而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分期、Ki-67指数、TNM分期无相关性(P值均)0.05);另外,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显示CTC和癌胚抗原之间存在相关性(X2=4.897,P=0.027;r=0.212,P=0.027),且CTC的阳性率高于癌胚抗原(X2=15.45,P=0.000)。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TC阳性患者总生存率低于CTC阴性患者,其校正HR=3.023(95%CI为1.3306.872,P=0.008)。结论 CTC可能反映结直肠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临床上联合检测CTC及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提高结直肠癌诊断的准确性,CTC可以作为判断结直肠癌预后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