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结肠多发血管瘤内镜下高频电圈套器切除一例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 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摘要:
患者男,43岁,因“发现结肠血管瘤1年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无家族史。患者1年前因体检发现结肠多发隆起性病变,就诊我院消化科门诊,内镜检查提示乙状结肠见息肉样隆起,表面呈蓝色,超声扫查病变呈中等回声,内见多发管样结构,大小约1.1 cm×1.0 cm,未探及血流(图1)。诊断:结肠息肉样隆起,考虑血管瘤。病程中无腹痛、腹胀、黑便、便血,无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不伴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及消瘦。入院体检:未见贫血貌,皮肤未见异常皮损。血常规示血红蛋白147 g/ L,便常规潜血(-)。完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腹部超声、心电图等检查排除手术禁忌,于入院后第2天行全麻下内镜下结肠血管瘤切除术,术中分别于升结肠近肝曲见1枚、乙状结肠见2枚蓝色隆起性病变(图2),直径分别约0.8、0.6、1.0 cm,表面充血,于病变基底部注射甘油果糖亚甲蓝肾上腺素溶液,抬举征阳性,予圈套器电凝切除(图3),创面呈蓝色、无渗血,予钛夹夹闭创面。术后病理示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见扩张增生的血管,内可见充血、淤血、血栓形成,符合海绵状血管瘤(图4)。术后监测血常规及生化未见出血等并发症,术后48 h 可进少许流食,术后72 h 出院,随访未见不适症状。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 北京,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9 更新日期:2025-07-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