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骨质疏松人群的跌倒风险现状,并对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骨科门诊老年骨质疏松患者210例,平均年龄(68.55±5.92)岁。采集基本信息,用社区老年人跌倒风险评估工具(falls risk for older people-community setting,FROP-Com)、跌倒效能量表(modified falls efficacy scale,MFES)评估跌倒风险。手持式测力仪(hand-held dynamometer,HHD)测试肌力,记录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结果。测定骨密度、血钙、血磷、血肌酐、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统计跌倒发生情况,对FROP-Com跌倒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组间差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卡方检验。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结果 1年内发生过跌倒的83例(39.5%),其中跌倒两次及以上的23例(11.0%)。FROP-Com平均得分(10.22±9.50)分,MFES平均得分(9.27±0.87)分,跌倒风险处于较高水平。FROP-Com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相比,HHD(F=55.795,P=0.000)、SPPB(F=48.009,P=0.000)、血钙(F=0.497,P=0.000)和25OHD(F=20.501,P=0.000)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骨质疏松治疗史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567,P=0.00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跌倒的危险因素,按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SPPB、HHD、血钙、25OH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1.80,P=0.000)。结论老年骨质疏松人群存在较高的跌倒风险,应该给予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其跌倒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