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100050
临床科室
麻醉科
麻醉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麻醉&疼痛与重症医学科, 北京市,100012
[3]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康复医学科, 济南市,250021
出处:
ISSN:
关键词:
姜黄素
三叉神经痛
镇痛
摘要:
目的:评价姜黄素对大鼠三叉神经痛的镇痛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50 g,7~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3组( n=10):假手术组( S组)、三叉神经痛组( TN组)和三叉神经痛+姜黄素组( Cur组)。采用眶下神经鞘处注射蛇毒的方法制备三叉神经痛模型。于造模后15 d开始灌胃,Cur组给予姜黄素45 mg∕kg,2次∕d,连续28 d,TN组给予等容量花生油。分别于造模前(基础状态)和造模后4、7、14、21、28、35、42 d时测定机械痛阈,并观察自由行为学,记录面部修饰行为的时间及次数和探索行为的时间及次数。自由行为学观察结束后,取患侧眶下神经和延髓,透射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结果与S组比较,TN组造模后4~42 d时机械痛阈降低,面部修饰行为时间延长,面部修饰行为次数增多,探索行为时间缩短,探索行为次数减少( P<0.05或0.01);与TN组比较,Cur组造模后28~42 d时机械痛阈升高,面部修饰行为时间缩短,造模后21~42 d时面部修饰行为次数减少,探索行为时间延长,探索行为次数增多( P<0.05或0.01)。Cur组眶下神经和延髓脱髓鞘改变明显轻于TN组。结论姜黄素45 mg∕kg灌胃(2次∕d,连续28 d)可减轻大鼠三叉神经痛,其机制与减轻眶下神经和延髓的脱髓鞘改变有关。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丽,吴哲,王敏,等.姜黄素对大鼠三叉神经痛的镇痛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11):1361-1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