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
临床科室
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式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前使用铂类药物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可将5年生存率提高5%~7%,远处转移率降低5%[1]。 Petrelli等[2]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出现病理完全缓解( complete response,CR)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均优于没有CR的患者,其复发风险降低81%,死亡风险也降低55%。近期文章也证实,新辅助化疗CR可以明显让患者得到获益[3]。然而哪些患者的肿瘤会对化疗药物敏感,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生物标志物是与细胞生长、增殖有关的标志物。本文对评估膀胱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外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朱熹,田野.评估膀胱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6):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