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论文
学者
科室
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未完全机化血栓病变-"凝胶状"表现的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the Techniques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the Gel-like Coronary Thrombotic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52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E
文章类型:
作者:
赵慧强[1]
*
;
陈晖[1]
;
李虹伟[1]
;
李东宝[1]
;
姚道阔[1]
;
张鹤萍[1]
;
王雷[1]
;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心内科
临床科室
心血管中心
心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8):808-812.
ISSN:
1007-3949
关键词:
血栓机化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部分梗死相关动脉内呈"凝胶状"表现的未完全机化血栓病变患者的临床、影像和介入治疗特点。方法收集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内呈"凝胶状"表现的未完全机化血栓病变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其规律特点。结果 6例患者入院前均诊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均为右冠状动脉。心肌梗死发病距冠状动脉造影时间为13周。影像学和介入治疗特点为:梗死相关动脉100%闭塞;导丝通过后仍为TIMI 01级血流;球囊扩张后血流改善不明显;支架置入后血流全部为TIMI 3级;吸栓和ⅡbⅢa受体拮抗剂效果差。结论该类病变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内未完全机化的血栓病变,多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3周,右冠状动脉多见。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赵慧强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心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赵慧强,陈晖,李虹伟,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未完全机化血栓病变-"凝胶状"表现的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8):808-812.
相关文献
[1]冠状动脉血栓机化病变-"藕孔状"或"蜂窝状"表现的影像特点及介入治疗
[2]扩张的梗死相关动脉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3]左回旋支先天缺如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狭窄1例
[4]北京地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住院死亡原因分析
[5]经桡动脉使用4 in 6子母导管技术治疗冠状动脉复杂病变的初步经验
[6]合并结缔组织病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预后分析
[7]经桡动脉用7.5f无鞘指引导管完成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的初步经验
[8]实时冠状动脉定量分析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应用
[9]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院内不良事件分析
[10]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近期和远期预后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