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症后骨密度(BMD)的改变及其与各种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早期防治CKD并发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年龄65岁以上非透析的CKD住院患者,根据2002年K/DOQI指南CKD的定义及分期系统分为CKD 12期组、CKD 3期组和CKD 45期组。记录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行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法测定腰椎及股骨BMD。根据受试者的BMD值将CKD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OP组)和非骨质疏松组(非OP组),对比两组CKD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钙、磷及骨钙素之间的差异,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30.4%,OP组与非OP组比较,女性比率大,BMI及维生素D水平低,血清降钙素水平高。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绝经后女性和低BMI是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CKD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其中,绝经后老年女性和低BMI的老年患者是发生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