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症状与皮损区病理性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linical symptom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skin lesions of patients with herpes zoster in acute phase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综合科 [2]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疼痛科 [4]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务处
出处:
ISSN: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皮损区免疫炎性反应 皮神经阻滞

摘要: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临床症状与皮损区病理性改变的相关关系,以及皮损区早期应用抗免疫炎性治疗对病程转归的影响。方法①基础研究部分:选取临床确诊的带状疱疹病人3例,取疱疹下或疼痛区皮肤组织,HE染色及S-100染色下观察皮损区组织病理切片中淋巴细胞异常浸润及神经末梢损害情况。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18例(n=18),应用腺苷钴胺0.5 mg+甲强龙40 mg+0.3%利多卡因,总量约10~15 ml,于皮肤损伤最严重或感觉疼痛最明显的区域,自神经分布近端至远端进行皮下阻滞。药物治疗组18例(n=18),常规口服抗病毒药物+维生素B12+镇痛药物,并且在皮损区辅助应用外用药物。评价疗效。结果①基础研究部分:活体中带状疱疹受累处皮肤存在中重度免疫炎性反应。②临床研究部分:皮神经阻滞组的结痂时间较药物治疗组缩短,疼痛缓解程度较药物治疗组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在带状疱疹病毒受累皮肤区,周围神经周围有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神经轴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存在免疫炎性反应,这是带状疱疹产生疼痛的重要病理学因素。②皮神经阻滞治疗方法可以通过有效的抑制带状疱疹皮损区免疫炎性反应,更快的促进局部皮损结痂愈合且明显减低带状疱受累区的疼痛程度。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综合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