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Treatment of elderly sever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 by kyphoplasty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外科手术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2003年8月至2008年6月,治疗椎体后壁完整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35例(48椎),男2例,女33例;年龄64~86岁,平均74.2岁.患椎压缩程度为75.8%~80.1%,平均77.0%.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建立工作通道后放入可扩张球囊,行"扩张-放松-再扩张"渐进式复位,扩张压力不超过150 psi(1 psi=6.89 kPa).复位基本满意或球囊达椎体皮质时停止扩张,取出球囊,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将可显影骨水泥低压注入椎体.结果 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平均高度分别由术前(0.8±0.1)cm、(0.8±0.2)cm和(2.1±0.8)cm增至术后第3天(1.2±0.3)cm、(1.3±0.2)cm和(2.3±1.0)cm,手术前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28.2°±5.2°矫正至术后19.1°±4.9°.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7.4±1.7)分(5.5~9.4分)降至术后第3天(1.8±1.1)分(0~3.0分).SF-36健康调查评分由术前(33.2±7.1)分提高至术后第3天(42.7±7.9)分.结论 通过改进穿刺复位方法及控制球囊扩张压力,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可行且有效.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