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gamma激动剂致水肿机制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Advance in research of mechanism and prevention of edema induced by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agonist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综合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PPAR-γ激动剂 水肿 不良反应 预防

摘要: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主要包括噻唑烷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es,TZDs)和非噻唑烷二酮类新型PPAR-γ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的有曲格列酮、吡咯列酮及罗格列酮.PPAR-γ激动剂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为水肿,并可加重或引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水肿发生率为3%~28.9%;PPAR-γ激动剂和其他口服降血糖药或胰岛素合用可增加水肿发生率.PPAR-γ引起水肿的机制涉及水钠潴留、血管扩张以及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特别是分布于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水、钠转运蛋白调节异常对水钠潴留的发生起重要作用.PPAR-γ激动荆引起的水肿一般较轻,停药后可消退.糖尿病合并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Ⅲ或Ⅳ级]避免用PPAR-γ激动剂,合并轻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 Ⅰ至Ⅱ级)应慎用,尽可能用最小剂量,必需时,剂量应逐渐增加,可联合应用利尿剂,并应严密监测患者体重和水肿的发生情况.预防治疗水肿的方法包括应用新的选择性PPAR-γ调节剂、蛋白激酶C-β或上皮细胞钠通道的特异性抑制剂及PPAR-γ拮抗剂.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综合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