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论文
学者
科室
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人工耳蜗植入电极分布频带不同排列模式对语言识别能力的影响
The effect of electrode distribution frequencies on the sound recognition abilities in artificial cochlear implant users with different channel sequence
66
|
认领
|
导出
|
链接全文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彭光华[1]
*
;
张岩昆[2]
;
张道行[2]
;
单位:
[1]温州医学院,浙江,325035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科
临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1):28-29.
DOI:
10.3969/j.issn.1007-4856.2008.01.008
ISSN:
1007-4856
关键词:
电子耳蜗
频率
分布模式
语言识别能力
摘要:
目的 通过测试电子耳蜗植入患者电极分布频带颠倒排列前后声音识别的变化,探讨电极分布频带排列模式对声音识别能力的影响.方法 15名电子耳蜗植入患者,分别依次测试电极分布频带颠倒排列前后对铃声(代表高频)和鼓声(代表低频)两种不同声音的识别能力,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 在电极分布频带按低频对应蜗尖、高频对应蜗底的正常顺序排列时,均能准确识别出铃声和鼓声.在电极分布频带颠倒排列后,13名受试者将铃声和鼓声均识别为鼓声,另2名则将铃声识别为鼓声,而将鼓声识别为铃声.结论 电子耳蜗电极分布频带排列模式改变可以影响电子耳蜗植入患者对声音的识别能力.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彭光华
第一作者单位:
[1]温州医学院,浙江,325035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彭光华,张岩昆,张道行.人工耳蜗植入电极分布频带不同排列模式对语言识别能力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8,16(1):28-29.
相关文献
[1]人工耳蜗术后小儿声母识别效果与语言交流能力的关系
[2]1.5岁幼儿电子耳蜗植入术1例术后观察及护理
[3]豚鼠电刺激频率跟随反应初步研究
[4]心室晚电位的时间-频率域分析
[5]分析肾移植供受者HLA抗原的分布频率
[6]肾移植供受者hla抗原频率的比较
[7]右心室不同频率起搏的血液动力学观察
[8]肾移植术后恶性肿瘤与hla抗原频率的研究
[9]关于我国HLA-DR、DQ位点抗原多态性血清学研究的分析
[10]右心室起搏(VVI)患者磁铁影响下心脏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