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PCR技术检测肝硬化患者腹水细菌移位(BT)的可行性,并通过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影响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在细菌16S核糖体RNA(16S 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1对细菌通用引物,分别对14株标准细菌菌株,白色念珠菌DNA、人基因组DNA、HBV DNA、21例肝硬化合并SBP患者的腹水和血清进行PCR扩增,对腹水和血清细菌DNA阳性者进一步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鉴别细菌的种属.半年后对入组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临床转归,对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影响SBP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 所有14株标准细菌菌株均可见预期370 bp左右长度的细菌通用引物DNA条带,而白色念珠菌DNA、人基因组DNA及HBV DNA未见该条带.21例SBP患者腹水细菌DNA阳性19例(90.48%),血清细菌DNA阳性14例(66.67%).经基因序列鉴定,腹水和血清中的细菌均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同一患者腹水和血清中的细菌鉴定结果均为同一菌种且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与SBP患者预后相关的独立预测指标为肝功能Child-Pugh评分.结论 应用PCR技术检测细菌DNA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BT的临床研究.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清中移位的细菌来源于肠道,单个细菌克隆参与BT和全身循环过程,且极有可能细菌从肠道直接经肠壁进入腹腔.SBP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基础肝病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