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髋臼腔隙性骨缺损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钛丝网前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Biomechanical altera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acetabular cavitary bone defects using titanium metal mesh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50 [2]北京百慕航材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95
出处:
ISSN:

关键词: 生物力学 髋臼 骨缺损 全髋置换

摘要:
背景:钛合金网架重建髋臼技术在临床卜得到一定应用,但目前国内外对钛丝网应用前后的髋F{力学状况的报道很少.目的:比较往有髋臼腔隙型骨缺损的全髋关节置换中应用钛丝网前后髋臼周围的应变变化.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实验,于2005-08/2006-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生物力学实验室进行.材料:取6县25~35岁男性新鲜尸体骨盆(含双侧股骨中上段).切除附着的软组织,保留骨膜及维持骨盆完整性的韧带,保证骶髂关节末破坏.方法:在双侧髋臼负重区人工制造出占髋臼1/4的腔隙型缺损.将每具标本左右两髋关节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个髋.随机选取一侧行单纯骨水泥+髋F1假体固定作为无铁丝网组,另一侧行钛丝网+骨水泥+髋臼假体固定作为有钛丝网组,试验均在CSS-11101型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进行.试验中模拟单足站立,从上方对骨盆垂直加载,持续加压,观察髋臼内壁、负重区应变分布情况.主要观察指标:髋臼内壁和臼项负重区应变的变化.结果:髋臼负重区和髋臼底部的应变变化规律相同,即随着负荷的增加,这些区应变增加明显,主要表现为压应力.未用钛丝网的一侧的应变增长较快,其应变值远远大于应用钛丝网一侧.结论:钛丝网能有效分散髋臼承受的应力,避免应力的集中,对于髋臼负重区、髋臼中心区的效果均明显.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