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CSCD-E
文章类型:
单位:
[1]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临床科室
麻醉科
麻醉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全身麻醉是一种特殊而复杂的状态,包括催眠、记忆和意识消失、痛觉消失、应激抑制和肌肉松弛等因素.而麻醉诱导又是病人由清醒状态进入麻醉状态的关键过程,此过程中置人喉镜与插入气管导管又是较强烈的伤害性刺激,常引起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需要一定的麻醉深度才能抑制应激反应的发生.以往对于麻醉深度的判断有多种方法[1~3].近年来随着微机的应用和发展,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MLAE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更有价值,更具可靠性.本研究旨在观察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ndex)两项指标在麻醉诱导期间对于麻醉深度监测的指导作用,同时针对以往镇痛药物对此两项指标的影响报道不多的情况,观察了不同诱导剂量的芬太尼对它们各自的影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100050,北京市,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麻醉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滨,田鸣.麻醉诱导期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监测的观察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7):572-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