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阿司匹林静脉给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可行性研究

Efficacy of intravenous aspirin us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100038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心内科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阿司匹林 注射 静脉内

摘要:
目的 比较静脉与口服阿司匹林给药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急性期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静脉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及6个月临床事件.方法 符合诊断标准如不稳定性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9例,入院前均服用口服阿司匹林100 mg/d至少1周以上.采用随机前瞻性对照研究,按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到三组,排除自动转院及失访者,最后静脉(300 mg/d)组30例,口服(100 mg/d)组32例、口服(300 mg/d)组33例.对照组20例为无器质性心脏病及血液病从未服用过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的患者.结果 静脉组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为(12.0±10.4)%,与口服(100 mg/d)组的(6.0±14.6)%及口服(300 mg/d)组的(9.4±16.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花生四烯酸(AA)诱导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幅度为(6.7±11.2)%,与口服(100 mg/d)组的(6.9±12.3)%及口服(300 mg/d)组的(7.3±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组CD62p水平降低幅度(10.9±18.6)%,与口服(100 mg/d)组的(9.0±11.8)%及口服(300 mg/d)组的(7.1±1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随访结果:静脉组出现临床终点事件3例(10.0%),口服(100 mg/d)组和口服(300 mg/d)组分别为3例(9.4%)和4例(12.1%),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司匹林静脉(300 mg/d)与口服(100 mg/d,300 mg/d)途径在ACS急性期1周应用对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CD62p水平降低幅度的影响无明显差异.静脉用药可减少消化道黏膜的直接刺激,能够替代不能口服阿司匹林的ACS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心内科,100038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