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单位: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100083
[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83
[3]北京友谊医院热带病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毛线虫
旋
肠道病毒感染
大鼠
摘要:
目的:研究SD(Sprague-Dawley)大鼠肠道旋毛虫感染及自愈后肠道运动功能(结肠远端压力测定及胃肠道通过时间)的变化,探讨肠道一过性感染在肠功能紊乱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云南大理株旋毛线虫幼虫灌胃感染成年雄性SD大鼠,利用肠道组织形态学评定肠道炎症的变化和恢复.实验动物分为:感染后14、42、56 d各组与同龄非感染对照组.所有大鼠均行结肠远端压力测定和胃肠道通过时间检查.结果:(1)大鼠旋毛虫感染后14 d肠道炎症最重,56 d恢复正常;(2)感染急性期结肠动力活跃,无论是静息状态还是给予结肠远端扩张性刺激,结肠测压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感染自愈后结肠在静息状态及小容量(1 mL)扩张刺激时,压力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较大容量(2 mL)扩张刺激时,结肠远端收缩时间及收缩波曲线下面积显著增加,部分指标与急性期相比有所恢复,但仍高于对照组;(4)与对照组比较,感染期及自愈后钡条在大鼠肠道分布弥散,胃肠道通过时间延缓.结论:大鼠肠道感染自愈后结肠远端运动功能紊乱和对扩张刺激敏感性增强持续存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亚历山大冯洪堡基金会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北京,100083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陈洪,段丽萍,朱元莉,等.大鼠肠道一过性线虫感染致持续性肠运动功能紊乱[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2):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