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总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最终增加骨折发病率的一种全身性骨病.骨量的诊断至今仍是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金标准.如果世界上只有1种骨密度测量仪且只有1个诊断测量部位,那么,诊断就是很简单而明确的.而现在有着各种各样的骨密度测量仪,而且测量部位繁多.不同厂家的骨密度仪之间的设计原理不同、正常人群参考值不同,因此不同仪器间的测量值是没有可比性的.而就测量部位而言,就骨质疏松性骨折部位多是桡骨远端、脊椎(腰椎)、髋部(股骨颈、粗隆).而当前的测量仪器的设计涉及到多部位测量,如跟骨、胫骨、前臂、指骨、腰椎、髋部等,从而导致众多的测量数据.同时又由于年龄、职业的不同,人体的全身骨量丢失不均衡,最终出现大量的、有时相互矛盾的骨密度数据,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检测带来极大的困惑.当一个人带1块表时,他能轻易地判断出准确的时间;而当他带了2块没有校正过的表时,一旦出现不同,那么他就很难确定准确的时间了.骨密度测量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本文将就骨密度的测量技术和如何解决骨密度测量中的问题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