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我国1998~1999年流行的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的分型研究

Serotype and Genotype Study of Children Rotaviruses Isolated in 1998~1999 in Chin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单位: [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病毒学研究所,北京 100052 [2]长春市儿童医院,长春 130061 [3]秦皇岛市卫生防疫站,秦皇岛 066000 [4]北京友谊医院,北京 100050 [5]卢龙县卫生防疫站,卢龙 066400 [6]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福州 350001 [7]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 650034 [8]广州市儿童医院,广州 510180 [9]浙江省卫生防疫站,杭州 310009 [10]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成都 610031
出处:
ISSN:

关键词: 轮状病毒 血清型 基因型 急性腹泻

摘要:
轮状病毒是世界范围内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外壳蛋白VP4和VP7抗原性的不同可区分为不同型:P(VP4,proteasesensitive)型和G(VP7,glycoprotein)型。1998~1999年在中国8个城市(长春、秦皇岛、北京、杭州、福州、广州、成都、昆明)采集了急性腹泻患儿的1093份非细菌性腹泻粪便标本,先进行A组轮状病毒(HRV)的筛选,其中阳性标本433份(39.6%),电泳型长型占优势(96%)。对HRV标本,再利用血清型特异的MAbELISA和/或RT-PCR进行G分型。结果表明,在1998~1999年,在上述8城市非细菌性腹泻流行季节,以HRVG1型为主要流行株,占阳性总数的83.4%,其次为G3(12.0%)、G4(3.5%)和G2(3.2%)。此外,有3份(0.7%)HRV标本未能分型,12(2.8%)份标本为混合感染。还结合1982~1996年全国12个地区1382份HRV标本的分型资料,分析了我国HRVG血清型的流行规律。实验中又抽样选取了124份G型HRV标本,用RT-PCR进行P分型,其中P[8]型76份(61.3%),P[4]型14份(11.3%),P[6]型12份(9.7%),P[9]型8份(6.4%)。另外15份(12.1%)未能分出P型,有待进一步检定。实验中HRV分离株除了常见的P[8]G1(51.4%)、P[4]G2(4.6%)毒株外,还检测到P[8]G3(11.0%)、P[8]G4(6.4%)和其它较少见的病毒型。以上结果为我国轮状病毒疫苗的应用和开发提供了较系统、清晰的流行病学背景资料。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 病毒学研究所,北京 100052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