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2]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3]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室
[4]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6]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7]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8]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临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9]北京回龙观医院
[10]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1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卡巴拉汀
阿尔茨海默病
胆碱酯酶抑制剂
临床试验
摘要:
目的评价卡巴拉汀治疗中国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共有124例50岁以上轻中度AD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在10~26分之间,并随机分为两组(卡巴拉汀组和多奈哌齐组各62例).治疗时间16周.疗效评价使用MMSE量表、Blessed-Roth量表和总体衰退量表(GDS),在筛查和16周末进行.用Hachinski缺血积分量表鉴别AD和血管性痴呆(VD).安全性检查包括生命体征、实验室及心电图检查,每4周1次.结果两组的人口统计学有可比性(P>0.05).两组MMSE、GDS和Blessed-Roth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1).Blessed-Roth分值自身对比发现卡巴拉汀组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P<0.01);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也发现卡巴拉汀组在社会活动能力方面稍优于多奈哌齐组(P=0.059 2).其他量表指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总的不良反应率在12.9%~28.8%之间,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药物对病人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无影响.结论卡巴拉汀可显著改善AD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是AD治疗的理想药物之一.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荫华,陈清棠,张振馨,等.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4):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