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低强度半导体激光口咽部照射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纤溶功能的影响

Effect of Nontraumatic Semiconducter Low Level Laser Oropharynx Irradiation on Hemorheologic and Hemofibrinolyt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血液流变学 纤维蛋白溶解 激光

摘要:
目的:研究无创性激光疗法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ICV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均予通脉液500 ml、川芎嗪10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共10天;其中2组分别另行低强度半导体激光口咽部照射(无创组)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LLI组),前者功率9 mW,照射30 min,后者功率1.5~2.0 mW,照射60 min,每天1次,共10天.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纤溶功能的变化.结果:(1)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无创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和血小板聚集率下降(P<0.01),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率无明显变化;ILLLI组上述5项指标均下降(P<0.01);而药物治疗组仅血小板聚集率降低(P<0.01).(2)纤溶功能指标:治疗后无创组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活性降低(P<0.0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和纤维蛋白降解物(FDP)含量增高(前者P<0.05,后者P<0.01),D-二聚集(D-D)含量无明显变化;ILLLI组FBG、PAI、t-PA、FDP的变化与无创组相似,同时D-D含量增高(P<0.05);而药物组仅t-PA活性增高(P<0.05).结论:低强度激光口咽部照射也具有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激活纤溶功能的作用,这一结果为口咽部低强度激光照射治疗急性ICVD提供了证据.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