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反应组织氧合状况简便易行而有实用价值的指标.方法:用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 O111B4)活菌液制备兔感染性休克模型(实验组10只,对照组6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种菌前、种菌后0.5、1.0、1.5、2.0和2.5小时平均动脉压(MAP)、胃粘膜pH值(pHi)和动、静脉血pH(a-vpH)及二氧化碳分压差(v-aPCO2)的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10只实验组休克兔中有2只在种菌后2.5小时死亡,8只在种菌后2.0小时MAP下降到4.67 kPa(1 kPa=7.5 mmHg)以下;实验组在种菌后1.5小时pHi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v-aPCO2、a-vpH种菌后逐渐增大,在种菌后2.0小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Hi的变化与v-aPCO2、a-vpH呈显著负相关(r1=-0.765,r2=-0.551,P均<0.01),a-vpH与v-aPCO2成显著正相关(r=0.763,P<0.01).结论:a-vpH、v-aPCO2与pHi的变化在兔感染性休克时几乎同时出现,而且随着缺氧程度的不断加重,a-vpH、v-aPCO2呈进行性增大,pHi逐渐下降,有明显相关性,是一个有前途的组织氧合指标,有望取代pHi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