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0000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篇首: 1 前言80年代至今开发的新型抗组胺药物均是组胺H1受体高选择性的药物.在抗变态反应效力提高的基础上,极大地降低了不良反应,尤其是中枢镇静作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药物有阿斯咪唑、特非那丁、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由于阿斯咪唑和特非那丁可能导致的心脏毒副作用,在美国FDA已采用黑框警告提醒处方医师注意.在国内外已有较多的文献研究探讨上述抗组胺药物的安全性和其毒性产生的机制.同时,开发新的无心脏毒性的抗组胺药物也成为目前制药公司的方向之一.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10000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莉.西替利嗪的安全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1999,15(9):758-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