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文章类型:
单位:
[1]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2]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
临床科室
肾脏内科
肾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肾疾病
病理学
临床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摘要:
目的 了解国内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immunotactoid glomerulopathy, IT)的发病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1992-1995年所做肾活检600例患者,其中3例符合IT,并通过临床分析,光学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查,刚果红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等,除外了淀粉样变性病,纤维样肾小球病及其他系统性疾病。结果3例患者IT的超微病理特点:在肾小球不同部位及电子致密物中可见大量微管状纤维(直径35-47nm),并伴有直径约20nm的紊乱排列的纤维样物质沉积,刚果红染色阴性,患者为中青年男性,有蛋白尿,镜下血尿及高血压,2例出现肾功能不全。结论(1)IT为少见肾病,我国也有该病发生;(2)与国外病例相比,该3例发病年龄较轻,预后较差;(3)病变中微管状和纤维样物质同时存在,说明IT和纤维样肾小球病可能为同一疾病的两种类型。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1000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王素霞,章友康,邹万忠,等.触须样免疫性肾小球病的临床病理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1996,76(9):68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