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论文
学者
科室
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蛲虫病的防治
53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张琼[1]
*
;
周光延[1]
;
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中国农村医学.1991,(3):33.
ISSN:
2095-8552
关键词:
内容物
防治
肛门
虫体
肠粘膜
雌虫
小儿
雄虫
肠寄生虫
虫卵
摘要:
(正) 蛲虫又叫白线虫,是一种短而细的白色小虫,分雌雄两种。雌虫较雄虫大,其长约8~13毫米,雄虫长约2~5毫米。是人体最常感染的肠寄生虫之一。蛲虫的成虫一般寄生于人体的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有时也可以上行到胃、食道等处。虫体可以游离于肠腔或借助于虫体前端的头翼附着在肠粘膜上,并以肠腔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虫交配后,雄虫多立即死亡。妊娠的雌虫常在肠腔内移行,其子宫内充满虫卵。一条雌虫含卵约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张琼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琼,周光延.蛲虫病的防治[J].中国农村医学.1991,(3):33.
相关文献
[1]肛门牵开器
[2]中药促动合剂对SIRS患者肠粘膜屏障损伤及MODS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
[3]一种肛门镜
[4]肛门牵开器
[5]小儿川崎病62例临床分析
[6]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及防治对策
[7]胃肠粘膜屏障、细菌移位与MODS
[8]休克时肠粘膜屏障破坏的病理生理
[9]声嘶的防治
[10]警惕痔掩盖下的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