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论文
学者
科室
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某些新进展
56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张澍田
*
;
于中麟
;
王宝恩
;
单位:
[1]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10005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中级医刊.1993,(9):36-38.
ISSN:
1008-1070
关键词:
胃酸
胃粘膜血流
异位胃粘膜
十二指肠
发病机理
幽门螺旋杆菌
胃肠道
上皮细胞
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
摘要:
(正) 消化性溃疡(Peptie 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国外有学者统计其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左右。因溃疡的形成与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因此而得名。本病可发生于胃肠道与胃酸相接触的任何部位,包括:食道下端、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粘膜的 Meckel 憩室。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张澍田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张澍田,于中麟,王宝恩.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的某些新进展[J].中级医刊.1993,(9):36-38.
相关文献
[1]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溃疡及胃癌
[2]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良、恶性溃疡
[3]Warthin-Starry法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改进
[4]胃良恶性溃疡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变化的临床研究
[5]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诊断及治疗
[6]胃镜巧取十二指肠蛔虫
[7]胃泌素瘤5例报告
[8]消化性溃疡的再认识
[9]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10]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