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科研网厅
|
登录
|
帮助
首页
论文
学者
科室
统计
标题
作者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关键词
文摘
刊名
ISSN
WOS号
PMID
DOI
检索
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山莨菪硷治疗感染性休克
41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期刊
文章类型:
作者:
祝寿河[1]
*
;
方鹤松[1]
;
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临床科室
儿科
儿科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1980,(01):2-9+24.
ISSN:
1006-7795
摘要:
(正) 感染性休克常见于中毒型痢疾、暴发型流脑、重症大叶肺炎、出血性肠炎及败血症等急性感染性疾病。是造成这类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休克过去人们曾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多种学说,但过去的学说都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因而不能完善地解释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 60年代初期开始对于微循环、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使我们对休克有了新的认识,初步形成了休克的微循环学说。目前趋向于以微循环障碍来解释休克的病理生理过程并指导临床的治疗。
语种:
中文
第一作者:
祝寿河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祝寿河,方鹤松.山莨菪硷治疗感染性休克[J].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1980,(01):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