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微循环障碍在发病学上的意义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摘要:
(正) 从1958年开始,我们对抢救中毒型痢疾(简称毒痢)及暴发型流脑(简称暴脑)的临床实践,并于1964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理生理研究室协作开展了甲皱微循环的观察与生物胺类的测定,发现急性微循环障碍对这一类疾病的发病机理有重要的意义。又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协作从中草药中发现了山莨菪硷(化学合成称“654-2”),对改善微循环有良好的效果。经应用于临床,使毒痢病死率由过去的20~30%降至1%,暴脑病死率由过去的60~70%降至14%。近年来,我们又发现一些过去认为病因不明的疾病与微循环障碍有密切关系,以“654-2”改善其微循环也取得良好效果。今将我们在实践中的认识过程与体会总结如下。一、在实践中认识疾病的本质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北京友谊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