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大鼠眼缺血综合征模型中视网膜内层神经元可塑性改变和视网膜重构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眼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眼缺血综合征 双极细胞 水平细胞 神经可塑性 视网膜重构

摘要:
目的分析眼缺血综合征模型大鼠视网膜内核层神经元的改变及电生理变化情况。方法取8周龄Brown-Norway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BCCAO)手术作为眼缺血综合征造模方法。在造模后1个月和2个月,通过眼球切片测量视网膜厚度,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视网膜内核层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形态以及突触可塑性的变化,采用电生理检测大鼠视功能变化。结果随着视网膜缺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各层细胞数量均出现减少,内丛状层和外丛状层厚度也出现下降。同时,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树突出现减少或消失,突触前膜标记物突触囊泡蛋白密度出现下降。在造模2个月时,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的胞体位置从内核层的外侧向内核层的基底侧迁移,并形成新的神经突,而突触囊泡蛋白杂乱地分布于外核层。视网膜电图结果显示a波及b波振幅均下降,表明模型大鼠视功能出现障碍,多种视网膜细胞功能受损。结论模型大鼠视网膜各层厚度下降,视网膜细胞数量减少。在造模2个月时,水平细胞及双极细胞出现可塑性变化,包括位置迁移及突触重塑,引起视网膜重构。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眼科,北京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