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Analysis of death risk factors in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北京 100050 [2]北京市普仁医院重症医学科 北京 100062
出处:
ISSN: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临床特征 死亡危险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TTP患者74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死亡组(29例)与非死亡组(45例)。将数据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并发症及治疗经过等指标,归纳总结TTP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结果 74例TTP患者中,首诊为急诊就诊共51例,女性53例,年龄44.45±15.47岁;住院时间为23.71±18.69天,死亡2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52例、发热52例、淤血淤斑57例、头痛41例。74例患者中,共有72例患者被送检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全部可见破碎红细胞,送检率为97.30%,阳性率为100%。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13(ADAMTS13)活性检测中,送检47例,送检率为63.51%。结果提示ADAMST13活性降低同时可见其抑制物共31例,阳性率65.96%。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以呼吸、循环及肝肾功能障碍的并发症。74例患者中,57例应用激素和血浆置换治疗,另外17例患者额外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经分析提示在死亡及非死亡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观察指标包括:年龄、住院时间、血钾、总胆红素、D-dimer、APACHEII评分≥20分、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以上观察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最终结果显示TTP死亡危险因素包括循环衰竭、APACHEII≥20分、D-dimer,保护性因素为住院时间。结论 TTP是一种急危重疾病,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循环衰竭、APAPCHEII≥20分、D-dimer结果和住院时间属于TTP预后的影响因素。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 北京 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