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鼻胃管与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在不同位置和类型肠梗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Clinical efficacy of nasogastric tube and transnasa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theter in the treatment of different locations and type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鼻胃管 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 肠梗阻 位置 类型

摘要:
目的探讨鼻胃管与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在不同位置和类型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肠梗阻患者9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鼻胃管组和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组,每组各49例。鼻胃管组患者采用鼻胃管治疗,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组患者采用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不同位置和分类肠梗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结果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组和鼻胃管组患者在高位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显效:10例(83.33%) vs.12例(85.71%);有效:2例(16.67%) vs.2例(14.28%);无效:0例(0.00%) vs.0例(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77)。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在低位性肠梗阻患者中的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比率显著高于鼻胃管组[31例(83.78%) vs.11例(31.43%),χ2=17.812,P (0.001]。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组患者治疗结果为显效的比率在粘连性、肿瘤性和动力性三种类型的肠梗阻中均显著高于鼻胃管组[25例(86.21%) vs.15例(57.69%)χ2=4.386,P=0.036;12例(80.00%) vs.7例(41.18%),χ2=4.161,P=0.041; 4例(80.00%) vs.1例(16.67%),χ2=4.122,P=0.042]。结论经鼻型小肠梗阻导管对低位性肠梗阻和动力性、肿瘤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优于鼻胃管。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