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回顾北京某三甲医院院内感染致病菌菌种构成和耐药性变化,及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全部院内感染患者各部位标本的致病菌的药敏鉴定结果,分析菌株分布、院内感染部位及细菌耐药性,同时分析全院近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结果共分离病原菌3 522株,主要革兰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596株(16.92%)、大肠埃希菌353株(10.02%)、肺炎克雷伯菌285株(8.09%)、鲍曼不动杆菌224株(6.36%),革兰阳性菌为屎肠球菌208株(5.91%)。分布最多科室依次为重症监护室890株(25.31%)、普外科582株(16.55%)、干保中心483株(13.74%)、血液科263株(7.48%)、急诊病房238株(6.77%)。共统计院内感染7 324例次,主要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3 813例次(52.06%)、泌尿系1 015例次(13.90%)、消化道740例次(10.10%)。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由2016年的46.20%降至2019年的38.1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34.76降至31.69,同时期仅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比例由24.67%增至36.74%,其余细菌多耐药检出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该院分离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呼吸道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重症医学科、普外科和干保中心分离菌株数居前3位;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均下降,院内感染常见致病菌的菌种分布、感染部位以及耐药性会逐年变化,个别院内感染致病菌耐药性逐年增加,需要重点关注,同时需要加强管理院内感染的主要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