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39例内脏利什曼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Epidemi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39 cases of visceral leishmaniasis in China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500050 [2]北京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ISSN:

关键词: 内脏利什曼病 嗜酸性粒细胞 利什曼原虫 临床流行病学

摘要:
目的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内脏利什曼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为制定有效的诊治内脏利什曼病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9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的地域分布、人群结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学检查、血清抗rk39抗体检测、诊治情况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9例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分别为来自山西(29例)、甘肃(6例)、河北(2例)、陕西(1例)和河南(1例)。患者以成人为主(31/39),男女性别比为1.3∶1。临床症状及体征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咳嗽、盗汗、呕吐、头痛以及脾、肝脏增大。实验室检查主要为血红蛋白降低、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血清白蛋白减少、血清球蛋白增加、嗜酸性粒细胞降低。常见的合并感染病原体有支原体、细菌性肺炎、萨科奇病毒、衣原体、EB病毒和腺病毒。本组病例抗rK39抗体检测的敏感度为92.31%,骨髓镜检的敏感度为64.1%。使用葡萄糖酸锑钠治疗利什曼原虫多数患者有效(33/34),1例患者怀疑锑剂耐药(1/34),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地区分布不均匀,居住以农村为主,易误诊,应提高该病的诊断能力,以降低病死率,为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500050 [2]北京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通讯作者:
通讯机构: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500050 [2]北京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