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执笔作者单位:
[2]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刊名:
ISSN:
年份:
期:
摘要:
脑梗死急性期以血管再通为核心的各种治疗措施,主要是挽救梗死灶周围因缺血性损伤而发生功能异常、但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使其恢复正常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梗死灶周围这种仍有救治机会的神经组织,一般被认为属于"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1307500);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571107, 81771137, 81971103);广东
省科技厅省科技创新科技专项资金(编号: 2019A030317006);
广州市科技局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编号:
202007030010)
基金编号:
编号:2017YFC1307500
收录情况:
◇统计源期刊
◇北大核心
◇CSCD-C
专家组成员:
朱海庆
(首都医科大学宜武医院)
蔡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曹文锋
(江西省人民医院)
曹勇军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楚兰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党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董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杜彦辉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龚涛
(北京医院)
胡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黄一宁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李长清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李常新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继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李新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刘俊艳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刘鸣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刘运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刘尊敬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卢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陆正齐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潘旭东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彭斌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宋海庆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宋水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王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王拥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文国强
(海南省人民医院)
吴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吴钢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吴江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吴世政
(青海省人民医院)
谢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安定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运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
许予明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清武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余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于生元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
曾进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黎明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莉莉
(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张苗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张微微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张小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周志明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党超,卢洁,宋海庆,等.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临床评估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