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贝利尤单抗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与分析

Data mining and analysis of adverse event risk signals of Belimumab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险信号挖掘 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摘要:
目的挖掘贝利尤单抗相关不良事件的风险信号,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选取2011年3月9日至2021年8月4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数据库中贝利尤单抗相关的风险信号进行挖掘。对报告数和阳性信号强度居前50位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到贝利尤单抗相关不良事件报告数13 785例(13 785/11 524 326,0.12%),患者除性别不详(7.83%)外,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多(86.42%比5.75%);除年龄不详(50.26%)外,成年(1864岁)患者比老年患者(≥65岁)多(44.99%比3.82%)。报告数排名前50的不良事件主要有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的反应(15个)、感染及浸染类疾病(7个)、各种肌肉骨骼及结缔组织疾病(5个)等;阳性信号强度排名前50的不良事件主要累及感染及浸染类疾病(16个)、呼吸系统、胸及纵膈组织类疾病(5个)、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的反应(5个)等。共发现43个说明书未涉及到的不良事件,主要有感染及浸染类疾病(11个),包括皮肤播散型带状疱疹(ROR=41.47,95%CI:19.4188.61)、带状疱疹脑膜炎(ROR=29.13,95%CI:9.2192.13)和皮肤细菌感染(ROR=6.88,95%CI:2.2121.44)等。结论临床应用贝利尤单抗时,除说明书已记载的不良反应,还需密切关注感染指标和症状、皮肤状况和凝血指标等,及早识别不良事件,以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