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19例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ogressive familiar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a report of 19 cases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消化一区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4]首都医科大学儿童肝脏移植临床诊疗中心
出处:
ISSN:

关键词: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 胆汁转运蛋白 基因检测 遗传代谢性肝病

摘要:
目的 比较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Progressive familiar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1、2、3型临床、病理特点,转运蛋白及基因分型等。方法 对2014年至2018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明确诊断为PFI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临床、生化、病理及基因测序结果。结果 符合PFIC诊断标准患者19例,平均年龄(10.6±22.7)个月,男性占52%,1型3例(15.7%),2型13例(68.4%),3型3例(15.7%)。1岁以内发病15例(78.9%),肝移植12例(63.1%)。其中,PFIC2型发病最早[(2.9±3.37)个月];3型发病最晚[(48±39.1)个月],肝损伤程度最轻。临床表现脾大最常见占84.2%(16/19),黄疸78.9%(15/19)、腹水52.6%(10/19)、皮肤瘙痒52.6%(10/19)、门脉高压47.3%(9/19)、肝大、门脉分流及胆囊继发性改变各占42.1%(8/19)。肝硬化8例(42.1%),以女性居多(女性5例,男性3例),非肝硬化11例(57.8%)。肝硬化患者的直接胆红素[270.6(59.9,390.3)比79.1(10.4,96.5)μmol/L,>3倍,P=0.02]、间接胆红素[236.4(54.9,319.5)比65.6(11.6,85.5)μmol/L,>4倍,P=0.041]显著升高、凝血酶原时间[(22.24±9.93)比(13.83±2.93)s,P=0.034]及国际标准化比值[1.7(1.2,2.4)比1.1(1.0,1.3),P=0.034]较非肝硬化组显著升高。与GGT升高组比较,GGT正常组的碱性磷酸酶[(417.2±240.3)比(214.5±58.34)U/L,约等于2倍,P=0.049]及白细胞[(12.1±9.7)比(4.14±3.56)×109/L,> 2倍,P=0.049]显著升高。从肝脏病理角度分析,1型肝内胆汁淤积最重,无BSEP、MDR3及MRP2蛋白缺失;2型BSEP蛋白减少或完全缺失;3型MDR3蛋白完全缺失,肝内胆汁淤积最轻。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PFIC3临床发病相对较晚、肝损伤程度最轻、GGT显著升高,此特点可作为区别于其他分型的重要线索。此外,基因测序、肝组织学上对应的转运蛋白缺失对PFIC分型有提示作用。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消化一区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研究中心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