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循环荧光原位杂交在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原位杂交 荧光 循环 淋巴瘤

摘要:
目的 在单张淋巴瘤石蜡切片上建立循环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的方法,为需要多基因检测的淋巴瘤患者在组织或切片不足的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淋巴瘤诊断研究中心)和外院会诊的淋巴瘤病例共27例,其中本院10例,外院会诊17例。27例均进行过MYC、BCL2和BCL6 3种基因的FISH检测,每例切片3张。根据杂交的不同将实验分为3组:杂交1组(HG1):将3张切片分别滴加MYC、BCL2、BCL6探针并按我科室常规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操作。杂交2组(HG2):将HG1组中杂交MYC探针的切片使用本文介绍的循环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滴加BCL2探针进行第2次杂交。杂交3组(HG3):将HG2组的切片用循环方法滴加BCL6探针进行第3次杂交。观察3组切片红、绿荧光信号的有无、信号模式及组织、细胞结构情况。结果 HG2组和HG3组循环荧光原位杂交的成功率均为100%。循环杂交后,HG2组中BCL2基因和HG3组中BCL6基因断裂阳性、阴性及扩增病例与HG1组完全相符,每张切片上基因表达异常的细胞数目与HG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G2组和HG3组在循环杂交后,切片上的组织结构完整,细胞轮廓清晰,信号明亮清晰、定位准确。结论 循环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法可以在同一张切片上多次杂交不同的基因探针,方法简便,成功率高,结果准确,可有效解决淋巴瘤患者因组织或切片不足而无法进行多基因检测的问题,在淋巴瘤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北京100050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