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palosuran改善四氯化碳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Mechanism of Palosuran in the Improvement of CCl4-induced Liver Fibrosis in Rats

| 认领 | 导出 |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中华系列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市,100053 [2]100054北京市回民医院消化科 [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 北京市,100069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 尾加压素Ⅱ受体拮抗剂 四氯化碳

摘要:
目的探究尾加压素Ⅱ(UⅡ)受体拮抗剂Palosuran对四氯化碳(CCl4)肝硬化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2015年1—12月,将32只SPF/VA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周模型组、8周模型组、治疗组,各8只。4周模型组、8周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0.2 ml/100 g CCl4溶液(分别连续4周、8周)建造肝硬化模型,造模后分别处死;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连续8周),结束注射后处死;治疗组腹腔注射等量CCl4溶液(连续4周)建造肝硬化模型,之后改为Palosuran灌胃(4周),第8周末处死。取各组肝组织进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各组肝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统计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检测各组肝组织羟脯氨酸(Hyp)水平;采用RT-qPCR检测各组肝组织Ⅰ型胶原(ColⅠ)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ColⅠ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计数。结果对照组仅在肝内汇管区及静脉壁周围可见胶原沉积;4周模型组可见肝脏结构紊乱、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8周模型组可见肝小叶结构破坏,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将肝小叶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肝细胞团,肝细胞索排列弥漫,中央静脉周围带大片肝细胞气球样肿胀,胞质疏松淡染,肝窦受压变窄;治疗组纤维间隔细小,增生的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治疗组肝纤维化半定量计分[(8.6±2.5)分]低于8周模型组[(16.1±2.2)分](P(0.05)。治疗组肝组织Hyp水平[(135.6±20.9)ng/g]低于8周模型组[(332.4±2.6)ng/g](P(0.05);治疗组肝组织ColⅠmRNA表达水平(103.63±7.96)及血清ColⅠ水平(8.75±1.67)均低于8周模型组(160.00±17.85,16.13±2.03)(P(0.05)。治疗组肝组织α-SMA阳性细胞计数[(110.35±11.09)个]少于8周模型组[(210.57±38.09)个](P(0.05)。结论 Paolsuran可以改善CCl4肝硬化模型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是减少肝脏α-SMA阳性细胞。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市,100053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