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详情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二代病例首诊胸部dr的诊断价值

Value of chest digital radiography in the initial diagnosis of secondary cases of COVID-19

文献详情

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放射科,北京,100050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50
出处:
ISSN: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数字化X线摄影

摘要: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首诊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新冠肺炎全病程信息与样本资源管理平台"新冠肺炎影像专题库"中确诊为COVID-19的北京本地病人首诊影像学资料,纳入首诊同时具备胸部CT及DR检查的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32~80岁,平均(51.2±15.1)岁。CT与DR检查间隔时间1~53 h,平均间隔(25.4±22.8)h。以胸部CT检查结果为标准,分析DR对COVID-19的诊断能力。采用McNemar’s检验比较2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并采用Bland-Altman检验或Kappa检验分析2种检查方法对病灶数量、位置分布、形态等特征判断的一致性。结果 20例COVID-19病人中,CT共检出19例病人(107个病灶),DR检出17例(54个病灶)。CT对病人检出率为95%,DR为85%,2种检查的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种检查对病灶特征的分析显示,对双侧病变、肺野分布、弥漫性分布及形态的诊断一致性较好(均κ)0.6)。对于多发病灶(≥5个),DR与CT对病灶数量判断一致性不佳。2例病人DR判断为阴性,病灶均为单发磨玻璃密度影,最长径分别为0.8 cm(≤1 cm)、1.9 cm(1~3 cm)。结论结合流行病史,胸部DR能够识别COVID-19病人。DR不易识别单发的小磨玻璃密度病灶,对多发病灶数量判断欠佳,及时行胸部CT检查可增加诊断信息。

基金:
语种: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放射科,北京,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资源点击量:1320 今日访问量:0 总访问量:816 更新日期:2025-04-01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浏览器 常见问题

版权所有:重庆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渝ICP备12007440号-3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泰山大道西段8号坤恩国际商务中心16层(4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