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文章类型:
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50
临床科室
国家中心肝病分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2]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 肝脏保护与再生调节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69
[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中心 ,北京 100190
出处:
ISSN: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外泌体
超速离心
排阻超滤组合
摘要:
目的采用超速离心法(UC)和优化后的排阻超滤组合法提取肝星状细胞(HSC)来源外泌体,比较两种提取方法所得外泌体的纯度、浓度和总蛋白量。方法分别用UC法和优化后的排阻超滤组合法提取HSC来源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NTA)检测外泌体浓度及大小,二喹啉甲酸(BCA)试剂盒检测外泌体总蛋白浓度,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外泌体表面标志物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分化抗原9(CD9)的表达。结果两种方法均可得到圆盘形的30~150 nm膜性囊泡。优化后的排阻超滤组合法所得外泌体,在电镜下可见明显的"茶托"形结构,背景较干净,纯度较高。UC法和优化后的排阻超滤组合法所得外泌体浓度分别为2×109、3.6×1011 particles/ml,平均粒径分别为112.6、121.7 nm。优化后的排阻超滤组合法所得外泌体总蛋白浓度及TSG101的表达高于UC法。结论优化后的排阻超滤组合法虽然操作繁琐,成本较高,但提取的HSC来源外泌体浓度、总蛋白浓度和纯度较超速离心法高,可以作为外泌体分离的有效方法。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570542);;中国科学院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编号:NSKF201808);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肝硬化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 100050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黄小莉,刘莹莹,丛敏,等.肝星状细胞来源外泌体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7):703-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