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类型:
收录情况:
◇ 统计源期刊
◇ 北大核心
◇ CSCD-C
文章类型:
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2]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出处:
ISSN:
关键词:
支架内血栓
支架内再狭窄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摘要:
目的:探索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在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等方面的关联与特征。方法:研究连续入选367例患者,包括7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明确/可能的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患者(支架内血栓组)和297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支架内再狭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组)。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罪犯病变置入支架手术且再次入院接受相应靶病变的治疗。收集患者的资料,并进一步分析两类患者的特征。结果:与支架内再狭窄组患者相比,支架内血栓组患者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更高比例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和有停服抗血小板药物病史的患者,且介入治疗次数更多,住院时间更长(P均(0.05)。两组间绝大多数的基线和介入治疗特征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更高水平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300 pg/ml与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独立相关。结论:NT-proBNP、NLR与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独立相关。
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1]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通讯作者:
推荐引用方式(GB/T 7714):
郑剑峰,田原,王勇,等.晚期/极晚期支架内血栓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10):968-973.